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顶点小说网 www.23wx.cx,点与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

    鸟饲重太郎先生:

    溽暑逼人,炎日之下走在街头,鞋底几乎为沥青拔下。下班回来,立刻冲洗全身,闲饮用井水冰冻的啤酒,是为一乐。前次由你带领着我到香椎海岸,吹拂着玄界滩的冷风,到现在还是值得怀念的事。

    早就想按下心情给你写信。我首次与你在博多会面,乃是今年二月的事,在香椎海岸一边次着玄界滩的海风,一边听你谈话。转眼间,七个月过去了。这么多日子,看来从容;其实,在搜查之时心劳日拙,反而更觉为时短促。直到今天,心情才如秋阳一般,渐趋沉稳。每逢棘手案件结束后,心中总是别有一番滋味。不过,把这样的心情向你老前辈来述说,无异是班门弄斧。但正因为有了这一心情,才觉得有必要提笔给你写信。

    这是我对你应负的义务,这是我非常愿意做的事情。

    前次由于安田辰郎前往北海道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乃飞函先生求助。幸得复函,措词亲切,诸多鼓励,令我感谢万分。

    安田辰郎坚称,他在一月二十号乘“十和田号”快车自上野车站出发,搭第十七班青森函馆渡轮到达函馆,改乘“球藻号”快车,在第二天二十一号二十点三十四分到达札幌车站,这一钢铁辩词,终告崩溃。安田在“球藻号”快车中曾遇见北海道某官员,在到达札幌车站时候有人迎接、青森函馆渡轮上有他亲笔写的旅客表,这些事实,都曾经像坚固的石壁一样矗立在我的面前,难以摧毁,其中,尤以旅客表最是难题。它的客观条件具备,很难否定。

    如果单从飞机班机来调查,也完全无济于事。我原以为,东京到福冈、福冈到东京、东京到札幌的三班飞机上,他都曾冒名乘搭,但是,我调查了三班飞机一共一百四十三名乘客,人人都说自己曾确实搭乘了飞机。安田如非幽灵,他就绝对没有搭乘飞机。照这样看来,他的说法还是无法攻破的。

    也就是说,坐火车去北海道,还有条件完成;坐飞机去,就完全无条件了。

    然而,我对于他指定迎接他的人在札幌车站候车室和他会面,始终怀有疑问,照我推断,这可能是因为飞机晚点(因为安田只有乘飞机,才能赶到小樽搭乘“球藻号”),因此必须调查这封指定电报是从哪里打出去的。根据调查,这是二十一日早晨“十和田号”快车上的乘客,在浅虫车站附近委托列车员打出去的电报。列车长还记得打电报的人。从描述的像貌来看,他乃是随伴xx部石田司长的庶务佐佐木喜太郎。是佐佐木把电报交给他拍发出去的。

    这里就出现破绽了。渡船旅客表里出现了石田司长的姓名,却没有佐佐木喜太郎的姓名。佐佐木一定是顶替了安田辰郎的姓名,交上旅客表。我们始终没有把注意力放到这位随从的身上,这是我们笨拙的地方。后来,我向佐佐木调查,原来安田在半个月以前就把旅客表准备好,亲笔签字了。

    渡轮旅客表就像邮局的电报纸一样,在青森站窗口摆看几十张,谁都可以任意取用。

    安日早就拜托石田司长,由石田交代出差到北海道的部下取几张回来,安田签上目己的姓名,交还石田司长。

    安田与石田司长关系如何,容待后面表明,安田辰郎亲笔填写旅客表一事,曾使我们大感棘手,其实就是这样简单。

    安田乘火车赴北海道之说,就是这样被否定了。我们然后着手调查飞机乘客。渡轮旅客的姓名既然能够变得从无到有,那么,飞机乘客的姓名也必会变得从有到无。

    我们再重新看一看那一百四十三名旅客。我们按照旅客名单的职业进行调查,按照一定的目标,缩小范围至五六个人身上。这几个人都是同xx部关系极深的贸易公司的人。经过个别地严重追问,终于有三个人招认出来。

    从东京飞福冈是甲氏,福冈飞东京是乙氏,东京飞札幌是丙氏,他们实际上并没有搭乘飞机。这件事情经过我们调查之后,他们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三个人都是由石田司长秘密出头托办的,由他们借名一用。

    “有一件非常机密的事要派人出去调查,所以务请帮忙。事后如有警察追问,一定要认定曾经坐过这班飞机。这件事绝不会为你们惹麻烦。”石田司长当时是这样交代的。

    三个人都以为,当时正是调查贪污事件雷厉风行的时候,一定有很多官员四出奔走,消痕灭迹。如果在这方面帮了他们的忙,将来,石田司长一定在交易上给予便利。

    安田辰郎于是冒了甲、乙、丙三个人的姓名,在东京、福冈、札幌间的飞机上来来往往。为什么不只借用一个人的姓名呢?这是因为怕事后调查案件时,容易在旅客名簿上发现痕迹。安田辰郎这个人,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事后追查,所以一切都以万全为上。

    这样一来,他的前往北海道的证据被推翻了,去博多的证据反而成立了。可是,还剩下一个问题。也就是,死者佐山宪一和“小雪饭庄”女招待阿时,在一月十四号那天,同乘十八点三十分“朝风号”特别快车出发的时候,有两名女招待同事亲眼看到他们。

    不,只是说亲眼看到还不够。因为是安田要她们亲眼看到。

    佐山同阿时到底有什么关系,由于没有确证,无从知晓。阿时是个很能干的女人,据“小雪饭庄”的女招待说,她似于与人相好,可是大家也不知究竟。这倒并不是代她遮掩,看来是真不知情。在另一方面,阿时住在公寓里,如果没有男人打电话来约她,她就绝不同别人出去。由此看来,阿时似乎在暗中有个情人,这个人是谁,不得而知。

    当然,佐山和她在香椎情死之后,谁都会认为,这个人就是佐山了。

    然而,不可恩议的事就在这里。

    二像这样一对爱侣,安田为什么要使第三者亲眼看到他们呢?是不是为了要让她们证明,他们的确是搭乘“朝风号”快车前往九州了呢?

    可是,并没有特别理由需要她们证明“朝风号”去九州的火车很多,哪一班车都好。两人既然死在九州,他们当然是去九州的了。那么,一定别有道理。

    安田需要第三者看到的,乃是佐山和阿时同车的事实,这才是他费尽心机带领目击者前往月台的缘故。也就是说,他要旁人来证明,佐山和阿时是一对爱侣。

    这话就妙了。既是爱侣,为什么还需要旁人来证明呢?

    想来想去,想出了反证,佐山和阿时一定不是一对爱侣。正因不是爱侣,才需要别人来证明他们是爱侣。

    照此看来,你所分析出来的,根据餐车账单来断定佐山实是单身到博多,确属高明之至。“客人,一位”的字样使你发生了怀疑,再加上令媛所说的关于恋爱心理的话,对于我都是很大的启发。从而认为,阿时在中途下车,只有佐山自己前往博多。结论是他们两人并非爱侣。

    安田经常在“小雪”饭庄请客,已经是熟客。佐山虽然没有到过“小雪”却认识阿时。大概三人曾见过多面。佐山和阿时既然认识,于是谈到一道搭火车的事。由第三者看来,果真就像一对爱侣外出旅行了。这就是安田的目的。

    因此,让他们两个人同时搭乘“朝风号”火车,也是安田安排的。他是有这种条件的。

    可是,这里有一件使安田感到为难的事。他没有理由把那两名女招待直接带到第十五号月台上,直接带到“朝风号”快牟旁边。他的安排是要想个办法,作为偶然的发现,看到那边的一对男女。第十五号月台上的火车都是长途火车,如果不去上车,而专为去看人,很容易被人发现破绽。所以他必须利用其他的月台来远眺。这样,他就作为到镰仓去探望妻子,把她们带到第十三号月台上,一切就显得自然,看不出是故意安排的了。

    可是他又遇到了麻烦事。从第十三号月台望到第十五号月台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无时无刻不有车辆来往停留,阻碍甚多。这件事我已经提到过。他最后苦心研究出,在开往九州的火车人站,而能够从第十三号月台望过去能够看到那列火车的时间,一天之中,只有十七点五十七分到十八点零一分这四分钟时间。宝贵的四分钟时间,大可利用的四分钟时间。

    前面信中提到,前往九州,本来搭乘哪一列火车都好,可是既然有了这一原因,就必须搭乘十八点三十分开行的“朝凤号”列车才可以。安田为什么一定限定他们搭乘“朝风号”快车,就是因为其他去九州的火车不合时间。为了要安排自自然然的目击者,发现这四分钟间隙时间的安田真是伟大。就算东京车站的工作人员,也不会有多少人能注意到这四分钟时间。

    照此看来,佐山和阿时一同启程,乃是安田安排下来的。可是,怪事又来了。两个人在六天之后,情死在香椎海岸。佐山和阿时都饮了掺有氰酸钾的橙汁,身体紧挨在一起,自杀而死。根据化验报告和现场情况(我只看到现场照片)报告,毫无问题是情死。

    这一点就难以理解了。既非爱侣,怎会情死?就算是安田安排得巧妙,他也不能劝服两个毫无关系的男女一同情死啊!两人并非爱侣的推论,在情死的现实面前,只有土崩瓦解。不过,他们事实上并没有一同情死的交情。这一矛盾,很难解决。

    两人的出发,就算是安田所安排的,但和香椎海岸的情死,无论如河也不能贯串下来。这是因为,情死的现实是无法否定的。出发和结局,情况完全相反,无论怎样推敲,也解决不了这问题。

    不过,两人启程既然是安田所安排,这一对男女的情死也势必有牵连着安田的因素。

    我当时虽然茫无头绪,却始终有此直觉。我在调查他前往北海道的行程时,一直确信,两人自杀当晚,安田的影子也必然曾在香椎现场出现。至于他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我还无法了解。当然他不会用催眠法令他们自杀。这两个不是爱侣的男女自然也不会根据安田的命令而自杀。虽然不了解,我却始终执着于一项怀疑,安田为什么一定要在他们自杀的当晚出现现场呢?

    幸而我推翻了安田的北海道行的说法,证明了他在一月二十日乘十五时自东京羽田机场出发的飞机,飞向博多,在十九时二十分到达博多的板付机场,再加上香椎海岸的情死时刻是当晚二十一时左右,这就说明他的确是在现场。可是,话虽如此,两人情死到底同安田的关系何在呢?这问题再度碰壁。怎么思索,也解不开这个谜。

    为此事而苦恼的第二天,我去咖啡馆。我是爱喝咖啡的,我的科长常为此事而笑弄我。我一向在有乐町饮咖啡,那天下雨,就进了日比谷附近的一家咖啡馆。

    店铺在二楼,我推门进去时,正有一位少女从斜刺里走进,我发挥了绅士精神,让她先进。这位少女穿着一件很讲究的雨衣,微笑着向我致意,走到楼梯口的柜台寄放雨伞,我随在后面也把雨伞递交过去。咖啡馆的人以为我们是同伴,便把两把伞系在一起,递出一个号码牌。少女不觉满面通红,我也连忙说道“错了,错了,不是一起来的,各人归各人。”

    两把伞于是又分开,并且多添了一个号码牌。

    三这件事错得妙,得来全不费功夫,我在偶然的事件里,无意间得到启示。我的内心里“哈—”的一声,头中似乎闪光一亮。到了二楼,咖啡送到面前时,半天都没有看到呢!

    我在无意之间得到了启示。那位少女和我一同走进咖啡馆,便被认为是一对情侣。

    这很平常。谁看到都会这样想。只要看到两个人位置相近,就会马上作此判断。这不就是启示吗!

    你我二人,连贵署的各位探员在内,看到佐山和阿时死在一起,就判断为情死。我现在知道了详情。他们两人是分别在两个场所死的。死后,两具尸体才被聚拢在一起。

    大概是,佐山先在谁手中饮了氰酸钾,倒下死去,由另外的人又运来也饮了氰酸钾的阿时的尸体,紧靠在佐山尸体旁边。佐山和阿时本来是截然分开的两个点。我们只因看到了两个点靠拢在一起的状态,便自动地牵引上一条错误的线。

    不用说男女拥抱而死,就是死在一起,一般都立即认为这是情死。对于这样的谬误论调也无须讪笑,因为从古以来,成千成万对的情死尸体都是如此得。谁也没有疑问。

    所以,只要说不是他杀,而是情死,验尸时就不如他杀案件那样严重,甚至不会展开侦查。这就是安田辰郎的目的。

    你前次信中所说的话,我还记得:“人都是不知不觉间按照先入为主的观念工作的,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获得改正。这是可叹的。这就在常识上造成盲点。”这句话说得对。男的同女的死在一起,头一个思想,必定是情死,这就是先入为主地进入了头脑。

    而且长期暗藏起来,于是造成盲点。

    犯人就利用这一点,巧妙地迷惑我们。可是,他还感到不安。他认为,佐山和阿时毫无恋爱关系,很容易使“情死”露出破绽。应该让人家得出“有恋爱关系”的印象。

    为此,他才找出“小雪”饭庄两名女招待,带她们到东京车站去看这一对男女启程。他这一番用心,表现出不安之上还有不安,所以才安排得处处周到。由这里,我们才发现他苦心安排了四分钟目击者的时间。

    对了,说到这里,可以看到这个案件里,充满了从其地到某地的火车时间和飞机时间,几乎要把大家埋在时间表里。安田果真是在这方面素有兴趣吗?这一点恐怕有疑问。

    如果如此,就必然有一个经常对于时间表有特别研究而起初并不是专为进行策划的人。

    佐山和阿时到底是死于什么招术呢,想来想去,最后想到时间问题。

    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个女人的形象。她对于时间表有着特别兴趣,而且在杂志上发表了有关的随笔。随笔中满溢诗情,把一般人看来枯燥无昧的时间数字,看得比小说还有趣味。她因肺病多年卧床静养,在病床上看时间表,比起圣经来似乎更为亲切,胜过阅读古今中外的着作。这个女人,就是在镰仓渡着疗养生活的安田辰郎之妻。名叫亮子。

    一般来说,凡是患肺病的人,都是多于心计的人。安田的妻子亮子,面色苍白,她心里思索的是什么呢?与其说是思索,恐怕还不如说为计划。她把许多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